金錢是子女的,地位是暫時的,
榮譽是過去的,健康才是自己的。
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限的,
子女對父母的愛是有限的;
子女有病,父母揪心,
父母有病,子女問問看看就知足;
子女花父母錢;理直氣壯,
父母花子女錢就不那麽順暢;
父母家也是子女家,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。
不一樣就是不一樣,明白人對子女的
付出視爲義務和樂趣,
不圖回報,一心想得到回報,
就自尋煩惱。養病指望誰?
指望子女?久病床前無孝子。
指望老伴?自顧不暇,無能爲力。
指望錢?只能用錢養病。
對於得到的,人們往住忽視它;
對於得不到的,往往把它想得太美。
其實,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全在於怎樣欣賞。
明白人十分珍惜和欣賞已經得到的,
並不斷發現它的意義;
使生活充實和快樂。
闊的胸懷,對生活充滿了感激和欣賞,
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
知足常樂;培養多種愛好,
樂此不疲,自得其樂;
對人善良,樂善好施,助人爲樂。
這樣就會擁有快樂的心態,也擁有了健康。
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,只要咱對
事業盡心盡力,就算作了貢獻,
心安理得,問心無傀,
何況大家退下來了,大家都一樣,
最後的歸宿都要回歸自然。
其實,高官不如高夀,高夀不如高興,
高興就是快樂,快樂就是幸福。
人生大半輩子,爲事業,爲家庭,
爲子女已經付出了許多,
如今剩餘的時間不多了,
該爲自己好好活一把啦,
怎麽開心就怎麽過,
做你想做的願做的事,
不管別人怎麽看怎麽說,
因爲我們不是爲別人的好惡而活,
要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。
人生在世,不可能萬事如意,
存在缺憾是人生的必然,
如其苦苦追求完美,
被完美所累,
不如坦然面對現實,隨遇而安。
人老心不老,老亦不老;
心老人不老,不老而老。
但在處理具體問題時,還是要服老。
生命在於運動,但是不可過量;
飲食太清淡營養不良,
大魚大肉也吸收不了;太清閑了寂寞,
太熱鬧了又心煩,凡事都要把握個“度”。
愚蠢的人,製造疾病
(如吸煙、酗酒、暴欽暴食);
無知的人,等待疾病
(等有了病才去醫院);
聰明的人,預防疾病;
善待自己,善待生命。
渴了才喝水,餓了才吃飯,累了才休息,
困了才睡覺,病了才進醫院,其實都晚了。
老人晚年生活質量的高低
主要取決思維方式,
利導思維就是凡事從有利因素考慮,
用利導思維設計晚年生活,
就會充滿活力和信心,
日子過得有滋有味;弊導思維
就是以消極、悲觀的心態混日子,
必然導致早衰和早亡。
玩也是老人的根本需要之一,
要懷有一顆童心選擇自己喜愛的玩法,
在玩中體驗勝利的喜悅和興奮,
做到輸了不生氣,
不計較,從生理和心理上
講老人也需要適度的
刺激和興奮,以形成良性迴圈。
“完全健康”是指身體健康、
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。
心理健康是指老人具有較好的承受能力、
自控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;
道德健康是具有愛心、
樂於助人、心地坦蕩、心胸寬廣,
樂善好施者長壽。
人是社會的動物,不能離群索居,
孤陋寡聞,要主動參與公益活動,
在社會活動中完善自我,
體現自身價值,這才是健康的活法。
晚年生活應該多層面、多元化;豐富多彩。
只有一兩個好友還不夠,
要擁有一幫老朋友,友情能滋潤老年生活,
使你過得有滋有味,多姿多彩。
一個人對痛苦的承受、忍耐;
排解和消除,最終還要靠自己,
時間是最好的醫生,
關鍵是在這段時間裏你選擇怎麽個活法。
人老了爲什麽懷舊?人到晚年,
事業已經走到了盡頭,往日的輝煌,
已變成過眼煙雲,站在人生最後之驛站,
心靈渴望淨化,精神需要昇華,
企盼重新找回真情。
這時,只有故地重遊,與親人相聚,
共同追億童年的夢,
與老同學共敘年輕時的趣聞樂事,
才能找回青少年時代生命活力的感覺。
珍惜真情、享受真情也是
老年生活中的一大樂事。
如果你盡了最大努力仍改變不了不滿的現狀,
那就順其自然吧!這也許是一種解脫。
凡事強求不得,強扭的瓜不甜。
生老病死,自然規律,不可抗拒。
當死神抓住你不放時,
何不坦然面對,笑傲死亡。
只要咱一生爲人正直,不做虧心事,
就能心安理得,給自己畫個圓滿的句號。
留言列表